首页/ 业务职能 / 城乡供水 / 正文
拓宽融资渠道 优化工程布局

推动全域城乡供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

来源:渭南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:2023-03-06 09:52

渭南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。多年来,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,全市坚持“优化配置、区域规划、城乡统筹、集中供水”的工作思路,先后建成临渭渭北、大荔洛北和蒲城袁家坡3处40万人以上规模供水工程,相继实施澄城温泉、合阳申都、富平页坡3处10万人以上区域集中供水工程,目前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人口比例达67%。

2022年,渭南市精准把握新时代水利发展形势与任务,对表对表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新要求,秉持“建大、并中、减小”的工作原则,在发展民生水利上下功夫,持续强化农村供水支撑保障,以城乡供水一体化扎实推动城乡供水现代化

一是优化工程布局,注重项目储备。围绕建设“大水源、大水厂、大管网”,把发展一体化供水作为“乡村水务”建设的首要任务,先后完成华州区桥(涧)峪水库引水入城(二期)、潼关县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、大荔县城乡融合发展供水等6个项目可研初设省级审查,估算总投资14.4亿元。项目建成后,可提升9.1万城乡居民供水保障水平,同时新增城乡供水一体化受益人口52.2万人。

二是拓宽融资渠道,破解投入难题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带动作用,推动水利投资从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“两手发力”转变,全年争取城乡供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4099万元,落实县级涉农整合资金3300万元,特别是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3.34 亿元,为全市城乡供水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和保障。

三是狠抓项目建设,提升保障能力。结合市政府“十项重点工作”和年度“创亮点”目标任务,积极开展春、秋两季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“敲门入户”大排查,完成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资金6300万元,东涧峪水库工程前期工作推进顺利,北洛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编制加快完成,引汉济渭三期渭南段实物调查和调蓄水库选址基本敲定。同时,潼关县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项目完成债券资金9000万元,澄城县规模化工程完成债券资金4400万元,大荔县城乡融合发展供水项目试验段开工建设,有效夯实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基础。

四是强化运行管理,形成长效机制。围绕“农村供水城市化,城乡供水一体化”目标,及时印发《渭南市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与改造的指导意见》,编制完成了《渭南市“十四五”农村供水保障规划》,从工程布局、水源建设、水质提升等8 个方面,指导县级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,努力实现全域城乡供水同源、同网、同质、同服务。

下一步,渭南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擘画的宏伟蓝图着眼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、工程设施标准化、运行管专业化、服务保障信息化,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接续发力、久久为功

一是全面抓实重点项目建设,发力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。项目,以建设管理为统榄,全力推进华州区桥(涧)峪水库水入城(二期)项目、潼关县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项目、大荔县城乡融合发展供水项目建设进度,确保按时完成年度项目建设任务。同时,加快华阴、蒲城、澄城3个县(市)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,力争年内顺利启动工程建设。

二是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,发力实现工程设施标准化。以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为目标,以工程规模化建设和标准化改造为抓手,合理确定水源、取水方式、供水规模、水厂厂址、净水工艺和管网布置等,全面推进城乡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标准化发展。持续强化水源保护、运行管护和水质提升,着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及用水品质

三是全面创新管理体制机制,发力实现运行专业化。坚持“先建机制、后建项目”,建立从“源头”到“龙头”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,健全职能清晰、权责明确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,逐步解决城乡供水不均衡、不充分问题,持续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,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安全、放心、优质的饮用水,不断提升城乡百姓的用水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四是全面加快智慧水网建设,发力实现服务保障息化。着手出台《渭南市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”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整合城乡供水服务资源,不断完善城乡供水工程网、信息网、保障网,为用水户提供多元化、便捷化、个性化服务,实现供水管理“全覆盖”、供水保障全流程”、供水服务“全天候”,努力推动全域城乡供水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  来源:陕西城乡供水简报(第5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