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/ 业务职能 / 水旱防御 / 正文

2009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

来源:渭南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:2009-04-24 00:00


渭南市气象局
渭河流域气象预警中心
(二OO九年三月二十日)

    一、前期气候回顾
    2008年我市汛期气候特征是:降水总量整体偏少1-2成,气温基本正常。暴雨、冰雹、大风、雷电等灾害与历年同期比较偏少,出现一次连阴雨过程;主汛期高温日数少、气温低,呈凉夏特点;渭河干流和南山支流均未出现严重洪涝灾害。
    2008年汛期,全市降水总量为309.5-396.1mm,与历年同期比较,大部分县市偏少1-2成。主汛期(6-8月)降水总量为214.5~298.4mm,大部分县(市)较常年同期偏少1~3成;初夏发生了严重的冰雹、大风强对流天气,损失较大;首场暴雨出现在8月份,较常年偏晚,其中8月20日富平降水量达81.8mm,21日大荔、合阳分别达到50.7mm和54.5mm。汛期降水虽然总体偏少,但在作物的需水关键期降水适时,粮食喜获丰收。
    2008年汛期,渭河流域出现6次强降水过程。流域降水主要以局地强降水为主,渭河干流没有出现流域性洪涝灾害。其中7月19-22日,渭河流域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,强降水集中在20-21日,期间有2个暴雨日。8月20日,渭河流域下游出现4站暴雨。9月下旬渭河流域出现了一次阴雨相间的天气过程,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25?28日。
     2008年冬季我市气候特点是:气温偏高,起伏大,呈暖冬特点。降水偏少,11月中旬-2月初,我市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9成以上,无有效降雨日数近80天,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少雨年份;同期平均气温普遍偏高1℃左右,加速了旱情的发展。出现了15-2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。2月7~8日的人工增雨有效遏制了前期发展的旱情,使土壤墒情得到改善,但大部分地方旱象持续。2月24~26日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有效缓解了旱情。
    二、2009年汛期气候趋势展望
    根据前期天气气候特征,结合多种气候模式预测,今年汛期(5-9月)我市气候趋势是:
    2009年年景总体偏差。渭河流域中下游降水总体偏多。气候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,气候极端事件出现的频率加大。
全市降水量略偏多1-2成,其中南部400~450mm、中部380~430mm、北部390~440mm,但月际分布不均,汛期内发生局地暴雨、冰雹、大风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机率较大。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,出现伏旱和高温的可能性较大。
    重要天气事项预测:
    1、“三夏”期间无明显连阴雨天气出现。
    2、汛雨将于6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开始出现。
    3、伏期内将有轻度伏旱发生。
    4、秋季有中等强度秋淋天气出现。
    三、建议
    1、要切实增强防灾减灾意识,未雨绸缪,扎实备汛。要特别注意防御局地暴雨、冰雹、大风、雷电带来的灾害,对中心城市、水库和滑坡、塌方、泥石流多发地区及早采取措施,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,并做好河道的清障、疏通工作。
    2、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相应体系建设,完善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发布系统和手机短信预警网络体系建设,特别是要加强灾害多发区和偏远乡村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,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报得准、传得快、收得到、用得上,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御突发气象灾害及次生、衍生灾害的意识和能力,为防灾减灾工作赢得宝贵时间。同时要加强局地强降水和城市内涝的监测,做好城市防内涝工作。
    3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,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大。干旱和局地洪涝有可能同时出现,要坚持防汛、抗旱两手抓,切实加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防御应对工作。
    4、由于影响短期气候预测的因素非常复杂,存在预测上的不确定性,提请及时接收滚动订正预报,及时接收并利用好最新预报预警信息,安排生产、趋利避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