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/ 政府信息公开 /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/ 重点项目 / 正文

乐观的刘进红

      刘进红是个乐观的人,在他的脸上,你总是可以看见笑容。
      见到刘进红是在龙背乡前进村渭河大堤内的滩地上,这里有刘进红的三亩田地。而今,正是麦收之时,刘进红扛着农具,坐在田间小憩。看着不远处几近完工的北大堤,刘进红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。
      作为一个农民,刘进红的乐观态度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很多的欢乐,尤其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。
      1986年的那场洪水,是刘进红记忆里最早的一场洪水。那一年,刘进红13岁。一场洪水让刘进红家的田地颗粒无收。一家人眉头上都打起了褶子,可刘进红却说,没事,水一退又是几年好收成。1996年,洪水再次泛滥,这时的刘进红接管了家里的田地,他来到大堤上,看着大堤外的水,笑着对自己说,老天爷又来给我肥地了……但刘进红心里明白,这样下去不行。
      刘进红家祖辈世代是农民,一家几口人每年的口粮也都指望着那几亩薄田。土地,将刘进红一家人牢牢束缚在了这一方世界。刘进红打小就发誓,自己一定要离开土地,到外面的世界看看。
      2003年的那场洪水再次让刘进红的田地变得颗粒无收,他离开了家,开始了自己谋划已久的闯荡生涯。
      “那年的洪水美啊!”提起洪水,刘进红的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。“那次洪水,水连续涨了四五次,水把土地淹了,在大梁(大堤)上爬了好几米。鱼就在水里蹦啊跳啊。”刘进红举起手,指着不远处的大堤说。“那一年,真是把鱼美美吃了一次。最后实在吃不完了,还拿到城里卖,算是挽回了一点田里的损失。后来,洪水退了,我也就离开了家,开始跟着几个同乡跑水果生意。但是地也没荒,就是每年农忙的时候回来一趟,收了庄稼再走。”
      可今年,刘进红却提前两个月赶回了家,因为妻子打电话告诉他,要修大堤了,可能要占家里的地。刘进红接到妻子的电话,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赶了回来。“终于可以彻底离开土地了!”刘进红想。可让他失望的是,这次征地没有他家。
      “就三亩地,距离人家工队取土场就三米距离,可是没有征到。”刘进红不无遗憾地说。“渭河要治理,咱也得出点力么。公家要征地,咱赶紧就想给人家送,结果没征上。”刘进红笑着开起了玩笑。
      玩笑归玩笑,可刘进红却有些执著。这次回家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很快离开,每天都拿着农具来到田里。说是做些农活,可实际上,他只是每天坐在田埂上,看着不远处的大堤一天一天变宽、变高。这一看,就是两个月。
      “你看那大梁,再来多大的洪水也不怕了。”刘进红的目光锁定在大堤上,“听说还要搞景观、修路、盖楼房,到时候把这村子也弄成城市,让咱也当一回城里人。还有,如果到时候我这地还在,就搞个鱼塘,弄个农家乐,当老板玩玩,你说美不?”刘进红终于转回了头,向我问道。
      还没等我回答,刘进红就自己回答了自己。
      “美!美得很!”

    记者 彭一鹏  来源:渭南新闻网